克里斯·马克 Chris Marker

页面说明

该克里斯·马克的中文网站材料,供教育学习研究使用。该页面首先由沙皮狗带头编辑,致力于克里斯·马克作品及研究在中文世界的传播。要感谢外国友人所建立的克里斯·马克专题站:

Chris Marker.ch
Chrismarker.org

感谢朋友们在翻译与研究上的帮助:李广铌(guangni),叶梓涛,林逸超(apokatastasis),LuegFangz……以及所有明德会员的支持。

另外,本克里斯·马克中文页面,也是一次人类与人工智能良好合作的案例。结合ChatGPT-4以及Google翻译,本页面展示了人如何可以利用AI处理繁复的档案,阅读大量的文献并作出简介。人类借助互联网与AI的能力,挑选重要的档案,页面编辑/人类运用他的经验与智识检查,判断正误,并做出修改。本页面的编辑的过程使得我们能够探寻人类与AI的良好合作模式。在二十一世纪人与AI的良性关系里,人类便必须学会和强化自己的判断力(judgement),我们推论,这将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之后教育的重点。马克曾在九十年的多媒体艺术作品中就将计算机视为人类的智能对话者和勘察历史的助手,今天我们在应用层面实现了马克的预言。

鉴于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档案的不断发掘,以及互联网出版的可改写技术,本页面将不断生成新内容,如一棵大树不断生长,变为一座茂密的岛屿。

感谢克里斯·马克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启发与支持,教会我们以幽默,智慧,真诚,还有温柔去观察这个世界,并在其中迈出步伐,勇敢行动。


简介

法语维基简介

克里斯·馬克 Chris Marker法語:[maʁkɛʁ];1921年7月29日-2012年7月29日)是一位法國作家、攝影師、紀錄片導演、多媒體藝術家和電影散文家。他最著名的電影有1962年的《》、1977年的《紅在革命蔓延時》,以及1983年的《日月無光》。馬克通常與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的左岸導演聯繫在一起,包括亞倫·雷奈阿涅斯·瓦爾達雅克·德米等其他電影人。

克里斯·馬克與亞倫·雷奈除了時不時會合作外,兩人彼此也是朋友,後者稱馬克為「21世紀人的原型[1]。」電影理論家羅伊·阿姆斯(Roy Armes)則是如此評價馬克:「馬克是獨一無二的,沒辦法將他歸類到任一種類下……法國電影圈中不乏劇作家、詩人、技藝精湛者和自傳作家,但真正的散文家只有一個——克里斯·馬克[1]

早年生活

Christian Bouche-Villeneuve 于1921年7月29日上午10点出生于塞纳河畔讷伊 (Hauts-de-Seine)。 他是38岁的里昂信贷银行巴黎地区分行检查员 Georges Hippolyte Bouche-Villeneuve 和 30 岁的 Jeanne Marie Henriette Villeneuve 的儿子。

与受马克本人启发的传说相反(在回忆录等中),他没有和他的叔叔在古巴居住两年。 Christian 小时候住在距离 Lycée Pasteur (Neuilly-sur-Seine) 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他在 1930 年代就读于此。,他没有跟随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上课,萨特当时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哲学助理,负责另一门哲学课,很快就离开了该机构。 1938 年,Christian 还是一名高中生,他以化名 Marc Dornie 与 Serge Dumartin 和 Bernard Pingaud 共同创办了高中报纸(名为 Le Trait d’union)。战争爆发时,他开始攻读哲学学位,然后在维希(在巴黎落入纳粹德国占领后的自由区)与父亲会合。 他相信他可以为年轻人提供积极的愿景,于 1941 年夏天在他的高中朋友 Bernard 的陪同下,以 Marc Dornier 的同一个笔名创作了 La Revue française:Cahiers de la Table ronde。 这本带有贝当主义倾向的文学杂志,沿袭了“民族革命”的思想,面向迷失方向、前途更加渺茫的法国青年。 该出版物很快就完成了:该杂志只有两期,第三期甚至在印刷之前就被废弃了。当美国在 1941 年 12 月参战时,贝当元帅的政策让马克离开维希前往瑞士,这无疑让他感到失望。 然后他加入了抵抗运动,并在解放后,发现自己在美国军队中。

他加入了抵抗运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冒险而不是意识形态”,然后在阿登战役(1944年12月16日 – 1545年1月25日)后的短暂时期,他加入了美国军队,因为那时美国直接招募法国人。他一直战斗到战争结束,他最珍贵的财产之一是艾森豪威尔签署的感谢他为国家服务的信。这段话引自科林·麦卡布在马克尔的传记中的引述[档案链接]。在《Agnès de ci de là Varda》系列的第一部分中看到阿涅斯·瓦尔达参观马克工作室,该系列于 2008 年至 2010 年间由 Arte 制作。 马克证实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抵抗组织和美军中的活动。

Christian Bouche-Villeneuve(现在是克里斯·马克)早年的生活并不为人所知,马克本人故意向记者传递错误信息,加剧了这种混乱。 例如,一些消息来源称他出生在贝尔维尔,其他消息来源称他出生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或北京,还有一些消息称他可能曾作为飞机飞行员和跳伞员参加过战斗。

写作 (1946-1952)

二战结束后,克里斯·马克为《Esprit》杂志撰稿,该杂志在1941年被维希政权禁止后重新出现并被彻底重塑。该杂志由哲学家埃马纽埃尔·穆尼耶(Emmanuel Mounier)执导,他是存在主义的继承者和左翼天主教的倡导者,对社会问题和与共产主义的对话感兴趣,目的是参与战后的辩论。马克在那里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并在1946年至1955年间发表了许多文章:对当前政治事件的评论、诗歌、文学和电影评论。

但最重要的是,他积极为“人民与文化”和“劳动与文化”组织工作。这些组织是在解放后成立的,旨在“让文化回归人民,让人民回归文化”,与Esprit团队和法国共产党(PCF)关系密切。这个项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他在1951年共同创办了《电影手册》。也是在巴黎美术街的“工作与文化”的办公室里,马克在40年代末认识了阿兰·雷乃,并与他成为朋友,随后长期合作。

在此期间,马克出版了一部小说《纯洁之心》(Le Cœur net)(1949年),几首诗,以及一篇关于让·吉拉杜的文章《吉拉杜他自己》(1952年)。他精通三种语言,还将德语和英语作品翻译成法语。他与约瑟夫·罗凡(Joseph Rovan)一起编辑了《人民与文化》(Peuple et Culture)杂志的第一期,DOC(及其德语版DOK),还与Seuil出版社合作,为该协会出版了一些教育文件。

在受到法国共产党秘书处负责“控制”《人民与文化》出版物的代表托马斯夫人的猛烈批评后,托马斯夫人指责她出版了安德烈·马尔罗 (André Malraux) 的 L’Espoir 节选,她认为这是一个“法西斯作家” “,马克离开了 DOC 期刊的管理。他作为Peuple et Culture的主理人继续活动,并被Le Seuil雇用来指导“小星球”(Petite Planète)系列。

在克里斯·马克的作品中,就像让-吕克·戈达尔的作品一样,引用是一个重要和反复出现的元素。早在 1949 年,他就在《人与自由》(L’Homme et sa liberté)的序言中肯定了这种兴趣,即“一个人通过他人的文本表达自己要好得多,相对于一个人有完全的选择自由。对自己的文本则是逃之夭夭,仿佛他们是故意为上帝或魔鬼而这样做。


中文材料

马克自己写的

别人论马克的


相关书籍

https://pan.baidu.com/s/1aitKtDgAi8m4c9bkz11Jtw
提取码:m5sv

外语材料

Articles

论文探讨了诗意和散文在克里斯·马克的电影《最后的布尔什维克》中的交叉和互动。把这部电影与Denkbild(或称为“思想-影像”)——一个由Gerhard Richter提出,并由瓦尔特·本雅明实践的散文诗歌体裁做了比较。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克里斯·马克的影响力。马克是一位幻影般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许多艺术家,包括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特里·吉列姆等。他的作品在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包括平面设计、多媒体,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电影方面。他使得思考图像,无论是摄影还是动态的,都显得深邃而有趣。他的作品,既丰富又难以察觉,大多数时候都像其创作者一样隐秘和幽灵般。
文章还提到了伦敦的Whitechapel画廊正在展示马克的一次新调查,这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接触到Marker多变的作品,包括从未公开过的La Jetée的另一种开场版本。文章中还讨论了Marker的作品如何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类身份、社会联系和记忆性质的转变,这使他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代人物,他的作品被年轻的艺术学生和电影爱好者所接受。
文章通过分析电影对记忆、时间和时间性的表现,论证了马克的电影有效地“在呈现中唤起了无法呈现的东西”。文章还探讨了马克如何使用电影技术挑战传统的电影表现形式,马克的电影代表了一种反电影或利奥塔所描述的“非电影”,它质疑电影制作的惯例并创造新的规则和表现方式。《日月无光》是马克创造的个人散文电影,这是一种原创的类型,它结合了纪录片形式和虚构技巧,以及马克的诗意和哲学观察。文章还提到,电影主要处理时间、地点、表现、历史和记忆的主题,电影对记忆的描绘包括个人反思和文化记忆以及历史的集体感觉,然而,记忆从未在时间中固定,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不断修改,对未来的决定开放,并通过相机和电影制作者进行调解。文章最后提出,利奥塔的崇高理论为理解马克的电影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文章主要讨论了《红在革命蔓延时》后来如何成为1968年五月风暴的标志。电影中,马克回忆起那些“红色年代”,并从中提出了他对他的那一代人政治承诺的看法,同时也探讨了法国运动与第三世界斗争之间的关系问题。尽管法国激进分子表达的团结精神往往只停留在原则声明上,而对国外革命的迷恋则成为对令人失望的本地政治状况的替代品,但《红在革命蔓延时》仍然向1968年五月风暴的精神致敬,特别是在其集体实现和表述方式上。
Aby Warburg在《谟涅摩叙涅》(Mnemosyne 记忆女神)中使用的解释学过程,以及Chris Marker在他"拾得的片段"电影《最后的布尔什维克》和《红在革命蔓延时》中使用的过程,可以做比较和并行研究,以考虑在这些历史作品中,哪些元素允许我们能构建记忆的新形式。Chris Marker 的电影剪辑以及 Warburg 的合成方法中的碎片化、图像编辑和对合成重复的反思创造了一种不稳定、非线性、不合时宜的时间观,这使得人们可以将历史视为“不合时宜的” ——由复苏、持久、遗迹组成的形式。 这两个过程最终都倾向于对可感知历史事件的各种模式进行反思
这篇文章是雷蒙德·贝洛尔(Raymond Bellour)对电影中的“静止”概念的深入探讨。他首先引用了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对影像的动态分类,特别是对运动的中断,也就是电影似乎与其基本原则——如果这被定义为运动影像——进行斗争的那些瞬间。贝洛尔进一步区分了运动的两个方面:影像内部产生的运动,以及影像本身的运动。他提出,当这个瞬间——这个“运动的静止切片”——通过运动的中断设立自己时,会发生什么?
贝洛尔引用了彼得·沃伦(Peter Wollen)对克里斯·马克的《堤》的讨论,其中恰恰相反,一个真实的运动——女人半睁开眼睛——打破了一系列的静止影像。他因此得出结论,“运动并非电影的必要特征”,“实际上,通过跳跃剪辑静止图像可以创造出运动的印象”。
贝洛尔还讨论了电影中的“任意瞬间”概念,这是电影“作为任意瞬间的方程来再现运动的系统”。他指出,对比起特定挑选的瞬间,任意的瞬间并不逊色,这些瞬间是运动的内在点。那么,冻结帧(或图像内部的冻结)——其特定的模糊性中断了明显的运动而没有打断滚动的运动——是否也是众多优秀瞬间中的一个?
这篇文章由凯瑟琳·拉普顿(Catherine Lupton)撰写,详细介绍了克里斯·马克尔(Chris Marker)的生平和创作成就。凯瑟琳·拉普顿也是马克英文传记《未来的记忆》的作者(非常规传记,而是学术传记)。
这篇文章由克里斯·达克(Chris Darke)撰写,发表于2003年5月-6月期的《电影评论》杂志。
文章首先引用了马克1958年的电影短片《西伯利亚的来信》中的一句话:“能在童年的影像中漫步是相当罕见的。”这句话在马克尔的另一部电影《堤》中得到了回应,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被童年影像困住的男人”的故事。这两部“童年影像”在《日月无光》的开头被重新提出并微妙地调整,形成了电影开头的“幸福影像”:冰岛的一条路上的三个孩子。
文章还讨论了马克尔如何通过电影探索和发展了电影语言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看和剪辑。“看”在这里被理解为摄像机本身的看(因此,是电影制作人的看,以及观众的看),以及“回看”(被拍摄的人的回眸)。这就是马克的工作方式,他最爱的瞬间,他在《日月无光》中抱怨说:“你有没有听说过比他们在电影学校教的更愚蠢的事情——不要看摄像机?”。
这篇文章由Olaf Möller撰写,发表在2003年7月-8月的《Esprit》杂志上,深入探讨了克里斯·马克对日本的特殊情感,以及他如何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回到这个主题。
马克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日本或者与日本文化和历史有关的电影和视频。他的早期探索,54分钟的《神秘的Koumiko》(1965),是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拍摄的。大约20年后,马克尔进入了他的“日本阶段”,这是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他从一个胶片电影制作人转变为一个数字媒体艺术家。这个阶段开始于现在被认为是经典的《无日》(1982),尽管这部电影并不只是关于日本。在《无日》之后,马克尔拍摄了《A.K.》(1985),这是一部关于制作《乱》的电影,同时也是对导演黑泽明的肖像和致敬,马克尔认为他是一位志同道合的人。马克尔的“日本阶段”以《Level Five》(1996)结束,这部电影从女主角寻找一个视频游戏的替代结局开始,这个游戏被编程为坚持二战冲绳战役的历史事实,这场战役以大规模的自杀和屠杀结束,规模之大以至于“悲剧”和“灾难”这样的词都显得不足以形容。
文章首先引用了马克尔的电影《最后的布尔什维克》。作者认为,尽管马克不是一个真正的信徒,但他无疑是一种“火种守护人”。他的作品中有许多保护主义的潮流,这些潮流在某种程度上是反射性的,他的冲动是为了恢复一个“可用的过去”,这几乎是本能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影像被允许作为冻结的工艺品,每一个影像都能被以现在时态打开并修订。

Editions

Events

Press

Resources

Video

作品年表

Film collaborations

  • Nuit et Brouillard (Resnais 1955)
    • Note: In a 1995 interview Resnais states that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commentary wa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Marker and Jean Cayrol (source: Film Comment).
  • Toute la mémoire du monde (Resnais 1956)
    • Note: Credited as “Chris and Magic Marker.”[72]
  • Les hommes de la baleine (Ruspoli 1956)
    • Note: under the pseudonym “Jacopo Berenizi” Marker wrote the commentary for this short about whale hunters in the Azores. The two would return to this topic in 1972’s Vive la Baleine (Film Comment).
  • Broadway by Light (Klein 1957)
    • Note: Marker wrote the introductory text to this film.[73]
  • Le mystere de l’atelier quinze (Resnais et Heinrich 1957)
    • Note: Marker wrote the commentary for this fictional short (Film Comment).
  • Le Siècle a soif (Vogel 1958)
    • Note: Marker wrote and spoke all the commentary for this short film about fruit juice in Alexandrine verse (Film Comment).
  • La Mer et les jours (Vogel et Kaminker 1958)
    • Note: Marker present commentary for this “somber work about the daily lives of fishermen on Brittany’s Île de Sein” (Film Comment).
  • L’Amérique insolite (Reichenbach 1958)
    • Note: Marker was eventually credited as a writer for this one, apparently, he wrote the dialogue (Film Comment).
  • Django Reinhardt (Paviot 1959)
    • Note: Marker narrated this one (Film Comment).
  • Jouer à Paris (Varlin 1962)
    • Note: This was edited by Marker – essentially, this film is a 27-minute postscript to Le Joli Mai assembled from leftover footage and organized around a new commentary (Film Comment).
  • A Valparaiso (Ivens 1963)
    • Note: This gem was written by Marker. It feels like a Marker film.
  • Les Chemins de la fortune (Kassovitz 1964)
    • Note: Marker apparently helped edit and organise this Venezuela travelogue (Film Comment).
  • La Douceur du village (Reichenbach 1964)
    • Note: Edited by Marker.
  • La Brûlure de mille soleils (Kast 1964)
    • Note: Marker edited this (mostly) animated science-fiction existentialist short and (possibly) collaborated on the script (Film Comment).
  • Le volcan interdit (Tazieff 1966)
    • Note: Marker narrates this volcano documentary.
  • Europort-Rotterdam (Ivens 1966)
    • Note: Marker did the textual adaptation (Film Comment.
  • On vous parle de Flins (Devart 1970)
    • Note: Marker helped film and edit this short (Film Comment).
  • L’Afrique express (Tessier et Lang 1970)
    • Note: Marker wrote the introductory text for this film under the name “Boris Villeneuve” (Film Comment).
  • Kashima Paradise (Le Masson et Deswarte 1974)
    • Note: Marker collaborated on the commentary on this documentary about the destruction of Kashima and Narita (Film Comment).
  • La Batalla de Chile (Guzman, 1975–1976)
    • Note: Marker helped produce and contributed to the screenplay for this, perhaps the greatest of all documentary films (Film Comment).
  • One Sister and Many Brothers (Makavejev 1994)
    • Note: Marker tapes Makavejev circulating among the guests of a party in his honor as much jovial backslapping abounds (Film comment).

Photographic Series

  • Koreans (1957, printed in 2009)
  • Crush Art (2003–08)
  • “Quelle heure est-elle?” (2004–08)
  • PASSENGERS (2008–10)
  • Staring Back (varying years)

Digital Prints

  • Breathless (1995, printed 2009)
  • Hiroshima Mon Amour (1995, printed 2009)
  • Owl People (1995, printed 2009)
  • Rin Tin Tin (1995, printed 2009)

Photogravures

  • After Dürer (2005–07, printed in 2009)

Video Installations

  • Silent Movie (1995)
  • Owls at Noon Prelude: The Hollow Men (2005)

Bibliography (self-contained works by Marker)

  • Le Cœur Net (1949, Editions du Seuil, Paris)
  • Giraudoux Par Lui-Même (1952, Editions du Seuil, Paris)
  • Commentaires I (1961, Editions du Seuil, Paris)
  • Coréennes (1962, Editions du Seuil, Paris)
  • Commentaires II (1967, Editions du Seuil, Paris)
  • Le Dépays (1982, Editions Herscher, Paris)
  • Silent Movie (1995,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La Jetée ciné-roman (1996 / 2nd printing 2008, MIT Press, Cambridge; designed by Bruce Mau)
  • Staring Back (2007, MIT Press, Cambridge)
  • Immemory (CDROM) (1997 / 2nd printing 2008, Exact Change, Cambridge)
  • Inner Time of Television (2010, The Otolith Group, London)


页面编辑:沙皮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