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购物车里没有产品

读书会|不辣不革命,中国食辣史

本书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主要依据三条理论线索来探讨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诸多问题:第一条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第二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结构主义的语境下;第三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阶级地位变迁,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是在饮食的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语境下。

分享者

曹雨

《中国食辣史》作者。1984年生于广东广州。2015年取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与暨南大学联合培养历史学博士学位,2017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出站,曾在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访学。现任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近年来的研究领域为华侨华人研究和饮食人类学,尤其关注食物传播与烹饪口味和移民之间的联系。



《中国食辣史》读书会回顾

那么今天跟大家讲讲这个《中国食辣史》书里面简体中文版本里面没有包含的一些内容,主要是跟革命相关,还有其他辣椒文化的隐喻。

“不辣不革命”,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毛泽东的名言。毛泽东在很多场合讲过这句话。那么我们先从别的地方开始引入这个话题……


像什么,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这个图啊,这个上面能看到一个叫做peter pepper 的一个东西。大家看到这个形状是一个人体器官的一个模样。当你看到这个辣椒的时候,你会有一个联想,就包括包括我的书里面的第二章里重点讲的内容,就是辣椒所产生的文化隐喻。那么这也是一种文化隐喻了。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可以把这个文化领域具象到一个如此的一个层次啊。

那这时候呢我们就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辣椒跟性有关的隐喻,在中文当中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再来看后面的一个,这个是出自那个唐玄宗《牡丹亭》里面的一句话,叫做“辣椒花,阴热窄”,它这里就强调了辣椒这种热的属性,它这种辛辣的特质。那么它会带给大家带来一种隐喻,就是辣椒可能有这种催情或者情欲上的关联。那么到底这个情绪上的关联是来自它的形象呢,还是说来自于它的气味呢?这是一个很值得去考量的点。

嗯,像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当中一些所谓的滋阴壮阳的食物,它的隐喻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形象导致的。比如我们说韭菜壮阳,因为韭菜它是坚挺不倒啊,它的物态是向上蓬发的这种物态。所以我们会通常会认为它有滋阴壮阳的这种隐喻。

那么另外一个东西就是生蚝,像广东人很熟悉的生蚝,也是因为它的形状,所以导致有这样子的隐喻。

还有包括像这个石榴,石榴象征的“多子”。所以一般来讲呢,在这个宫殿呢,或者尤其是女人所住的地方,在传统上是有这个种石榴树的习惯。象征着“多子”的这个意味。

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的传统的文化里面,通常形容一个食物有这种性功能方面的领域。通常是指它的形象特别像,或者说形象上有关联基础。我们会把它认为是有明确隐喻的。比如说我在书里面引用的这个《金瓶梅》这一块,也主要的是指它的物态和形象,而不是以气味。

那么把气味作为一个食物产生文化隐喻的源头呢,这个习惯最早是来自菲尼基文明的,它是从地中海文明当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特质。那么这个特质至少到了明末时候,就已经开始传入中国了。所以中国人也开始混合的使用气味和味道这个东西来作为一个文化隐喻的源头。其实在之前,中国传统的方法是以物的形象为多,就是它长得像什么,它就是什么。

其实中国文化很早就开始不断地跟外来的文化接触和借鉴。我们先来看几个特别有象征意味的东西哈。


国徽的隐喻与文化霸权

国徽是一个特别有象征意味的东西。当我们讲到一个食物和它的象征的时候,我们会特别讲这个。国徽它是凝结了大量的象征、隐喻和符号化的东西。我们看到东德的这个国徽,就左上角第一个国徽。

东德的国徽明显看到是用工人阶级,用锤子来代替的。知识分子是用圆规。然后农民呢,是用一圈的麦穗来代替的啊,这是很明显的一个象征。

苏联也是这样的,用了一圈的麦穗,象征他们国家的农业。南斯拉夫也是用一圈麦穗啊。我们再来看几个东亚的,东亚就有意思了。越南用的是稻米,然后再看朝鲜,朝鲜也是稻米,中国外圈就有意思了,中国外圈用的是麦穗,内圈用的是稻米,所以它是混合了两种食物,作为国家的农业象征的。

所以中国的农业象征从来都有两个,这个很奇怪,当你有两个象征物的时候,你就等于没有象征物,对不对?我们会说到日本的稻米,日本有煮饭仙人,对不对?日本它对于稻米有一种很强烈的文化引申的含义。所以这个东西啊就很有意思。

当我们看到一堆的这些农业象征物的时候,就可以明确知道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是构建在什么基础之上。像中国的自我意识,它是一个南北双方结合的感觉。它不是像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那样,是一种单一的农业的象征。

我们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很多国家的农业象征当中,没有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会把玉米放在这个国徽上面。为什么大家都看不起玉米?大家想问问为什么是玉米,为什么如此不受待见?凭什么要看不起玉米?

对,傅丰缘说的很对,这是一个外来物产,因为玉米是产自美洲的。包括在中国的语言表述里面,我们经常会把玉米叫做六谷,对吧,第六种谷物。它是在传统五谷之外的。玉米、土豆这几种东西,因为它是来自新大陆。在传统由欧亚大陆构成的话语体系里面,它是没有自己的地位的,很多食物都有这样的特征。来自欧亚大陆的食物,它具有特别丰富的想象体系。而来自新大陆的作物呢,它的想象体系相比这欧亚大陆传统作物要匮乏。因为它来自于新世界。而新世界的原住民,被天花霍乱都消灭得七七八八。所以他们的隐喻体系没能传到旧大陆上来。

旧大陆的人对于这些新大陆的产品,本来就有一种文化霸权。所以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还是这个问题:文化霸权。这个世界上唯三有玉米出现的,大家可以看一下。



莫桑比克的国徽是有玉米的,津巴布韦是有玉米的,肯尼亚也是有玉米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在那些历史传统深厚的欧亚国家,它不会用玉米。而这些非洲国家作为新生国家,因为他们的国徽设计很晚。基本上是独立以后的事情,也就是60年代以后,是非洲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以后产生的东西,它就会把玉米作为他国徽的一部分,作为民族象征的表达。因为这是相当晚近才出现的东西。

我们再回到辣椒这个点上,辣椒它作为一个新世界的东西啊,它实际上蕴含着很多欧亚大陆旧有的东西,转移到了辣椒上面去。

我们要说为什么麦子是这么高贵的植物?实际上全世界国徽,出现的最多的就是小麦,包括中国的国徽上面也是外圈一些麦穗。麦穗的高贵地位伴随着欧亚大陆所建立的殖民体系,使它变得高贵。所以我们在吃一种食物的时候,我们不能说我们单纯地在吃一个食物,而是在吃这个食物后面一系列的文化象征。

欧洲大陆的文化表达体系里面,经常会说土豆是一种阴暗的东西。因为土豆是生长在土里面,麦穗呢迎着阳光高傲地生长,包括很多欧洲的诗文都会这样写。它的外形格外好看,漂亮。其实玉米也是高高的,它也迎着太阳生长,玉米的外形也不难看。但小麦它是被赋予了欧洲霸权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小麦的地位会显得如此的高贵。

以前像美国有排华法案的时候。在排华法案执行的历史过程当中,当时美国有一个辩论,就是高贵的小麦和低贱的大米。他们认为来自亚洲人是低贱的,认为吃米的人,天生带有一种猥琐懦弱的气质。就是跟当时清朝人,也不只是清朝,整个排华法案所代表的黄祸联系在一起。所以大米也被随之带着,就有了这么一个贬义的含义。因为大米和亚洲人同时进入美洲,所以他们才会联系到一起。他们认为白种人高贵,所以小麦是高贵的,大米是卑贱的食物。所以其实整个联想,它后面都是一整套的殖民主义话语体系。


茶与烟

包括茶也是这样,我们现在中国人经常喝奶茶,奶茶实际上它的流传路径很有意思。中国大陆奶茶的兴起,跟香港和台湾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像广东接触香港的影响多一点。其他地方接受台湾的奶茶影响多一点。那台湾的奶茶从哪里来的?从日本来的啊,是日本的殖民给台湾带去了奶茶。但日本的奶茶又怎么来的呢?日本奶茶从英国人那里学过来的,当时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全面向欧洲学习,就把英国人的奶茶当做是一种值得模仿的对象。他学到了英国人的奶茶。但是我们中国传统上有没有奶茶呢?其实也是有的,中国长期以来把茶叶作为一种周边民族的济民的手段,像对西藏输出的砖茶和对蒙古输出的茶马互市,它都是一种中央王朝对其他地方周边的游牧民族的一种贸易笼络。它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把这些民族给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经济体系里面去,所以就有这种专门的茶马贸易,茶马互市的历史行为。

但是在明代人的精神世界里面,奶茶是很卑贱的东西,因为那是蒙古人喝的,西藏人喝的。相对于明朝士大夫,他认为真正高贵的茶是内陆人喝的这种清茶和绿茶。

那为什么欧洲来的奶茶又能被日本人接受,以至于重新传入中国的?我们现在喝到的奶茶,一般来讲并不是指西藏的酥油茶,也不是指蒙古的奶茶,我们指的是英国的奶茶,至少是来自英国的台湾奶茶,香港奶茶也是这种类型的奶茶。实际上一杯英国的茶,它代表的是帝国荣耀的味道,大英帝国囊括四海的那种荣耀。当我们在喝奶茶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英国的风范。而我们不想要的是什么样风范,就是蒙古的风范,或者说西藏喇嘛的风范。

我们会联想到现在有个茶叶品牌叫TWG的时候,他在做很多市场推广的时候,都特别注重把奶茶的形象跟英国的联系起来。波士顿倾茶事件,倒掉的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茶叶,但它倒掉的是象征大英帝国的权威。在波士顿,倾茶事件和北美独立事件里面,茶,代表了很强烈的殖民霸权意味。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英国对美国做出反制的时候,销毁的是哪一种产品来代表美国?

烟草。英国当时销毁了美国的烟草作为反制。大家知道弗吉尼亚是一个生产烟草的地方,美国立国的经济基础就在于烟草。烟草是美国最早能够向欧洲输出的农产品,烟草在美国的地位,乃至美国这个国家的诞生,烟草有很大功劳。可以说美国是建立在烟草成瘾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所以美国人长期以来那个烟草种植可以说是美国的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像白肋烟,弗吉尼亚烟草啊,还有比如肯塔基的烟草,都是很有名的烟草品种。到现在为止,如果大家有喜欢抽烟的话,来自美国的烟草,尤其是那种混合烟草啊,其中有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弗吉尼亚的那些烟草,那才是真正的上等货。


奶酪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殖民主义典型地对食物的修饰。那欧亚大陆的两端,分别盛行两种都带有强烈臭味的食品啊,一个是欧洲的蓝纹奶酪。比如说法国的洛克福奶酪,英国的斯蒂尔顿奶酪,都是具有强烈的难闻气息的奶酪,闻起来有一些臭味。

跟中国的臭豆腐其实很像,因为中国人在做发酵食品的时候,臭豆腐,腐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而欧洲人的这个奶酪,尤其是蓝纹奶酪,用于获得鲜味。大家知道臭豆腐发酵会产生鲜味,鲜味物质谷氨酸钠这些东西通过蛋白质的分解而产生,奶酪也会产生这样的鲜味物质。其中有个很明显奶酪叫做Parmesan,帕玛森奶酪它有强烈的鲜味,都是牛奶中的蛋白质被发酵以后产生的,分解以后产生的氨基酸,带有强烈的鲜味。

所以说欧亚大陆两端都有很好的发酵食品传统。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如果去吃芝士,我们会觉得它高大上,对吧?它可以配合一个比较高档的消费场合,尤其蓝纹奶酪这种稀有货,又有对温度和湿度有严格限制,大家会觉得是个很高档的玩意儿。这个东西是大家趋之若鹜的。

但是臭豆腐这个东西好像几乎就只有中国在吃,对吧?其他国家的人都是避之而不及,对吧?为什么臭豆腐如此不受欢迎,而台湾奶酪就这么受欢迎?其实说白了,他们的原理差不多,都是通过对蛋白质的发酵而产生鲜味物质。人类对鲜味的喜好都是一样的,对吧?所以按理说,对臭味食物应该没有什么这个本质上的抗拒。因为大家喜欢获取里面的谷氨酸钠,而谷氨酸钠在这个缺乏味精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稀有的鲜味物质,所以大家都会喜爱发酵食品。

欧亚大陆两端对发酵食品的喜爱,一个能够沾染上欧洲文化的气息。而另一个沾染的是中国文化的气息。而显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臭豆腐,因为它受到了它所带有的文化符号的意味,而不像欧洲那样。欧洲的奶酪。它带的是殖民主义的霸权文化,欧洲文化那种。我们所了解到的欧洲文化,欧洲好像天生就带有一种让人愿意去尝试的高大上的属性。

其实我跟大家说一下,非洲也有很多发酵食物的,好像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尝试,对吧?非洲有一些比如说蚂蚁酱啊,还有什么用蚊子做蚂蚁酱,那也是发酵的味,应该也不会很差,对吧?但大家都不会去尝试这些食物。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是带有强烈的话语体系的。欧洲在不断在修饰他们的食物,哪怕他们的食物臭了发霉了,大家也会觉得是好吃的。而其他地方的食物,很难获得像欧洲这样的认可,那是因为欧洲几百年来长期的文化霸权地位所导致,来自于文化话语的丰富性。

沙皮狗:而且奶酪往往跟酒搭配在一起。

曹雨:其实中国人也有类似的。臭豆腐是绍兴酒,它能够更大的激发鲜味。如果说你要真的,你要吃这种发酵的,鲜味比较浓烈的食物,它特别适合配度数比较低的酒。度数太高的酒,你会马上使你的这个味蕾失去敏感度,就没有办法尝出复杂的鲜味了。

抒曼:有没有关于鲜味的人类学研究?之前跟印度朋友聊过,是不是印度人不吃菌菇,对鲜味没有什么追求?他说是的。

曹雨:是的,因为印度人对香料的使用特别多,香味会压制鲜味啊。我们吃到辣的东西,它就会压制里面的鲜味,但是鲜味是一个真的很难得的东西。大家想想鲜味是什么,怎么来的。火腿是有鲜味的,芝士是有鲜味的,咸鱼啊是有鲜味的,虽然很臭,鱼露是有鲜味的,还有……味精,味精就不说了,味精是这工业品。不过还有一个便宜的东西是有鲜味的,就是海带。海南和紫菜当中都有鲜味,这个相对比较好取的。但是对于生活在中国内陆的人来讲,基本上不太有吃海带的习惯。所以他们的鲜味物质主要是要靠……比如说云南,我们看到用火腿对不对?用火腿来带出食物的鲜味,这个很重要。但是火腿价格高昂,很多具有鲜味物质的食物,价格是非常高的。就比如说像榛蘑类的,榛蘑一定要晒干才有鲜味。它含有鸟苷酸啊,那个是鲜味物质的来源,还有香菇也是有鲜味的,也是鸟苷酸。还有几种,像黑松露也是有鲜味的。可以说在人类对食物的定价体系当中,鲜味是一个非常高价的东西,对吧?能够具有鲜味的食物是很受欢迎的,

抒曼:酱油也是提鲜。

曹雨:是的,酱油提鲜,黄豆发酵嘛,这个跟这个臭豆腐是一个来源。黄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发酵的同时产生硫化气体、氨气和一些鲜味物质。这里是从蛋白质发酵而来。

沙皮狗:酱油很便宜。

曹雨:对,酱油是很便宜,酱油是中国发明出来的岂不是更便宜更值得体现。所以中国古代其实是很幸运的,因为中国人获得了一种较为廉价的发酵食品,就是黄豆发酵,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创造,让平民也能够品尝到鲜味。


封建主义的食物表达

我们刚才讲了哈对殖民主义,它对食物有一个修饰,所以我们会觉得哪些食物是高贵的。

那我们再看封建主义对食物的表达。中国的封建时代,在秦以前的时候,周天子吃九鼎啊,诸侯是七鼎啊,卿、大夫是五鼎啊,然后是三鼎,低级的是一鼎。根据这种鼎的划分,就把人的食物分出等级。所以封建主义当中,最重要的是食物等级的表达,对吧?大家记不记得孟子里面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包括《左传》里面曹刿论战,有一句叫做“肉食者鄙”,对吧?什么人才能吃肉,是有等级限定的。所以在中国的传统的封建话语体系里面,一直讲究这个。如果你穿越到唐朝去,能不能随便穿红色的衣服?红色的衣服也是有等级限定的,对不对?拿几个东西装啊,这都是有等级限定的。什么样的人吃什么东西。

说白了,中国的封建主义要表达的是一种克己复礼的传统思想,所以我们在食物上也会有封建主义的烙印。



民族国家的食物叙事

脱离了封建主义时代以后,我们进入到什么时代呢?如果我们按欧洲的例子,我们进入到民族国家的时代。从民族国家来讲,像我刚才所说的,小麦大米它也变成了一个民族国家的食物趋势。所以我们在讲到米的时候,我们在讲日本的煮饭仙人的时候,它代表了作为日本人的自我认同的稻米。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关于日本国家的起源,都会强调强调稻米对他们精神的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正好就是作为一个民族性的体现啊。

反映民族的食物还有很多,不只是稻米一种。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小麦,它是一种反映民族性的东西。尤其在德意志民族构建的话语里面,小麦有很特殊的含义。比如拿破仑形容英国人是卖鱼的小商贩,那鱼也有特殊的含义。我们看一个国家民族史诗的时候——有很多国家是有民族史诗的——会发现它里面的食物很有意思。它表达这些食物的时候,实际上是把这个食物跟这个国家的民族联系在一起,和话语的构建联系在一起,所以它这个食物叙事后面,是一个民族国家。



后现代食物叙事

我们再来看看后现代主义的趋势。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川普了。他在白宫进行招待的时候,居然弄了一大堆麦当劳的汉堡包。大家能够想象白宫的宴会应该什么样子,对不对?用上好的磁盘,然后盛着各种各样精致的三文鱼或者牛排。但他为了破除传统的阶级观念,或者破除原来我们建立的民族主义食物语言,它采用了一个非常后现代的表达方式:我让你们吃汉堡包,我让你们吃快餐,代表我与大众能够接近。我的平民性,我要在这里体现出来。

所以你会发现在传统的封建国家里面,贵族要体现自己地位,要体现他跟平民吃的不一样。而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语境里面,它要体现的是我跟平民吃的一样,反过来了。但是他所表达的东西也仍然是那样子的。我们说的民粹主义浪潮和以前的封建主义所谓的精英话语浪潮,两个东西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有时候我们会说极左和极右是类似的。这个事情就很有意思。


辣椒

我们现在说回来,关于辣椒的食物表达和它阶级性的表达。



清朝中期以后啊,辣椒的扩散是加速进行的。最早的时候在康雍乾时期,基本上我们看到,辣椒的使用区域限定在这个贵州东部,湖南西部,现在重庆市的南部,然后四川的一小部分。很明显地看到,从嘉庆时代开始,他向周边大幅度扩散。辣椒在嘉兴年间还慢慢地扩散到了几乎整个四川盆地的主要地区。然后到了云南昭通,然后到湖南东部,然后到了湖北和安徽交界处,都开始出现了辣椒。

在嘉道咸年间,我们看到辣椒迅速扩散。但是辣椒这时候仍是带有一种强烈的阶级属性的。辣椒是作为一种穷人的食物,是南方山地平民的饮食。而在这些地方的社会上层里面,比如说成都啊,长沙呀,这些城市里面的饮食当中都是非常少见到辣椒的。



包括我们看到曾文正这段。我也在书中也有引用。曾文正督两江时……他说辣子粉每饭不忘便可邀奖啊。曾文正虽然说他已经贵为两江总督,但是呢,他的饮食习惯由于他在当年湘乡的时候,很可能他作为乡间的大地主,虽然他家是吃穿不愁,但是他的饮食习惯仍然是贴近与他所接近的这些庄户的,与他所接近的这些佃农的。所以在他的饮食习惯中,他喜欢吃辣椒。你放到长沙城里面,长沙城里面的人才吃辣椒就少很多。包括他提拔的这个水师提督彭玉麟:“终席不下箸,惟食辣椒豆腐。”说只喜欢吃辣椒豆腐,这是一种非常平民的饮食习惯。

由于在清末的时候,原来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战斗力慢慢的减退,而使得湘军崛起,一大帮平民出身的人获得了贵族的地位。那么他获得地位的时候,他的饮食习惯没有改掉,所以他仍然有吃辣椒的习惯。

但这种吃辣椒的习惯是很上不得台面的。你在做两江总督的时候,宴请那些满洲贵族,你上一盘辣椒菜,这估计要被人鄙视死,对吧?所以他肯定不会做这种事情。

刚才有人问东北的辣椒从哪里来的呢?东北辣椒从朝鲜过来。朝鲜辣椒是从日本过来的。日本辣椒是在九州岛登陆的,在九州登陆以后,逐渐向朝鲜半岛扩散。其中一部分就随着朝鲜人移民到东北地区,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很多朝鲜族的同胞在东北延吉延边这些地方,那这些人很多都是在清末时期,甚至民国初年,从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些地方移过去的。所以他就把吃辣椒习惯带到了东北。但是他的源头是日本啊,朝鲜半岛吃辣椒的习惯起源于这个日本九州,九州通过贸易,然后传到了韩国,传到朝鲜半岛南部,然后逐渐向北扩散。

辣椒它有一个种植气候条件的问题,太过于寒冷干燥地方不适合辣椒生长。朝鲜半岛南部还是适合辣椒生长的,那么一部分饮食习惯就被他们往北带携带。



辣椒:革命者的象征

辣椒在中国文化里面被赋予了一个象征。传统的文化当中,它代表着暴躁的脾气,粗鄙的口味。穷人的食物。

清末的时候,有一些地方大员在出任湖南南部或者西部大员的时候,他都会特别提出,当地人有吃辣椒的习惯,他会觉得这种习惯非常不可取。健康不好啊,对眼睛不好啊,然后吃了辣椒会暴脾气啊,会上火呀,特别不好。

后来慢慢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里面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积极的革命象征,因为它要发动的正好就是原来吃辣椒的这帮底层平民。当然最早的时候,中国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并不是在农村的,还是在城市里。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中国革命没有辣椒的这种特质。

但是到后来呢,由于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原来的发动城市工人,转向发动这个南方山地的贫农。这个时候,贫农的饮食就成为了当时的共产党不能够排除掉的东西,他们必须要非常积极地去接纳平民的饮食习惯,要不然你没有办法跟革命群众打成一片,对吧?意味着你没有办法跟江西井冈山的那些山民打成一片,没有办法跟秋收起义的农民打成一片。如果你连穷人的东西都不吃,你发动起义,说什么跟老百姓或者跟穷人一条线,这是说不通的。

我自己的体验,当我去做田野调查的时候,接受别人的食物是你打开壁垒建立关系的一个很重要入门的东西。不管它端上来的食物有多离谱,或者你觉得有多么难以下咽。越是离奇的食物,越能够增加联系,你连这个都吃,基本上就无话不谈了。

沙皮狗:你吃过最离谱的是啥?

曹雨:硬着头皮吃的东西,我几乎没遇到。呃,因为我是广东人,所以我几乎没什么。我吃虫子啊蛇呀,或者吃小动物啊,对我来讲没有什么阻碍。如果要求我吃福建人的时候,我会试一下的。

嗯,当时我做田野调查的时候,也要吃蛮辣的食物,但最后也还是能接受。因为吃辣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你经过几个月的培养之后,口味会越来越重。然后到时候你可能又有半年不吃辣椒之后,你可能吃辣能力就退化了。它会有变化,这是题外话。



辣椒作为毛泽东的武器

那么,辣椒成为一个南方山地平民的象征。中国共产党要发动南方山地革命,参加革命,它就不可避免要跟这些平民接近。

早期共产党人里,有很多人像这个王明、博古,很难忍受平民的饮食习惯。他们很多是来自江南读书家庭世家。所以他们的饮食习惯比较温文尔雅。包括像早期中共的领导人里,李德啊,共产国际的顾问李德,他日记说了一句话:“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无法忍受强烈的香辛料味道的食物,尤其是辣椒——一种来自湖南的食物”。

那么李德说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已经非常明显了。你不适合做一个中国革命的领导,你的兵吃的东西你不吃是吧?你怎么去领导他们呢?而毛泽东这时候就跳出来说,我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对吧?因为我吃的东西,就是我的兵吃的东西。我的农民吃什么,我就愿意吃,我很喜欢吃辣椒,我能够跟群众打成一片。这对于发动群众或者说天然地拉近距离,是一种很大的优势。而对于像王明、博古这些出身的人,恐怕就有点困难。连吃都吃不到一起,怎么可能想到一起呢,对不对?

中国的语言文化里面,一起吃东西有很强烈的社会属性。1949年的二月份,中共中央还在西柏坡的时候,就是进入北京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地区,这时候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好像已指日可待了。这时候,毛泽东在西柏坡设宴,宴请来自苏联的特使米高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毛泽东非常善于利用辣椒这种食物,作为表达他政治诉求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在宴请米高扬时,他又利用了辣椒。他跟米高扬说,我请你吃辣椒啊。大家知道苏联是一个很寒冷的国家,不适合种植辣椒。我想大部分苏联人应该也没有吃过辣椒。米高扬吃了辣椒后就受不了,满头大汗,觉得这个食物实在无法忍受,然后要求吃点别的东西。然后下一餐,毛泽东继续给他上辣椒。这就是毛泽东的政治表达。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你看,你们来自苏联,这么一个伟大的强大的国家。而中国这个时候对于苏联来讲,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那么在苏联这样的一个巨人面前,哪怕就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小国,一个弱国,也有自己强烈的民族性格,不是说苏联可以予取予求。

大家知道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不是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嘛: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有限的主权。这是当年苏联霸权的一个很好的体现。我们后来看沈志华的一些著作,我们可以看得到,他研究很多苏联的史料。其实当时苏联对中共提出了非常多很过分的要求的,要求实行对中国的指导权,就是由苏联来决定中国人的命运啊,基本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傀儡国,一个殖民地的意思。

那么毛泽东在这里,就表达了他强烈的民族自主自自觉的意识,即使中国还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我也不希望会被苏联这样的一个大国予取予求地这样来凌辱欺压,那就用辣椒来表达中国人坚强的民族性格。

毛泽东还有好几个地方使用辣椒表达政治目的。他晚年在中南海的时候,医生让他不要吃辣椒,他坚持吃辣椒,这也是一种表达,一种抗议。还有包括他针对王明、博古和李德等不吃辣椒,他表现出来的也是那句话:不吃辣椒不革命。就是说在井冈山时期说的,他针对的就是王明、博古、李德这帮不吃辣椒的人。

还有一个场合用过辣椒,在跟爱德加·斯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他说:远方的朋友啊,尝一尝我们的辣椒。它代表热烈的欢迎,一种强烈的形象。

还有一次是跟溥仪吃辣椒啊,在1962年1月的时候,跟刚刚从抚顺监狱放出来的溥仪一起吃辣椒。他特别在晚宴上弄出了辣椒这道菜来招待溥仪。毛泽东非常擅于使用这种政治符号,他的意思就是:我们这种平民老百姓吃的东西,你现在作为一个被改造了的皇帝,欢迎你回到老百姓的行列里面来。你也可以吃辣椒,本来你都没有资格吃辣椒的是吧?你是皇上,你本来不屑于吃,但现在你是没有资格吃,因为这是革命者的食物。所以他请溥仪吃辣。

我们看到这个毛泽东至少有四次使用辣椒的这种政治话语,对辣椒做政治阐释,他非常善于利用辣椒来塑造一种强烈的,反抗传统秩序的,反抗传统饮食阶级秩序的,一种革命话语的东西。辣椒几次都被他赋予这种反抗者的性格。

所以我们看回以前的这些事情,会发现辣椒之所以后来能够在改革开放后能够顺利得到普及,跟他这种形象翻身是有很大关联。假如没有发生的这一系列革命,尤其是共产党所利用的辣椒话语和辣椒反抗精神,还有红色文化这一套体系的话,其实辣椒在80年代以后的市场大潮当中很难翻身。这其实跟之前革命所摆脱的枷锁是有关系的。本来这辣椒上面是一套枷锁——辣椒是平民的,低贱的植物。而正是因为红色革命,使得辣椒完全摆脱了那种卑贱的印象,使它一跃而生,成为政权主流革命者的食物。



总结

好了,那我们最后来归纳一下,我今天讲辣椒,从好几种角度来讲,包括辣椒可以放在我之前说到的民族主义啊,比如说象征日本民族的稻米。虽然到我们整个东亚都是,但是日本人赋予它这种民族主义的情绪是非常浓厚的。辣椒也是有这种民族主义的语境。

大家想想毛泽东向苏联特使米高扬表达中国的观点的时候,他是不是也用了辣椒这种东西表达民族主义和反对殖民主义的语境。辣椒是一种来自美洲的作物,那么它的传播本身就是在殖民主义的框架底下进行的。

那么它还有一个阶级的语境,就好像我刚才说的辣,毛泽东多次利用辣椒欢迎以前的皇帝重归人民的行列。他在井冈山提出的不吃辣椒不革命,还是一个阶级语境。

还有包括它后现代的语境:辣椒可以打破传统食物的阶级印象也好,任何一种食物,其实不仅仅是辣椒,都可以用这一整套的场域。如果我们用布迪厄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它是一种场域,可以来解释辣椒这种东西。一整套的这个话语体系就是这样被构建起来的。

说到这里,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关于早期中共领导人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到,在1949年以后到50年代中期以前,中共建国以后的早期领导人当中,相当多来自传统食辣地区,包括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的都不少。这些人到了北京以后,掌握了新生的政权,又在北京开始复制以前的模式,在北京弄了很多像丰泽园这一类的菜馆啊,从南方专门搬到北方去,搬到北京去,要体现他们这种口味,这又造成了一种新的阶级语境。所以现在当我们去看到一些湘菜馆,他经常会打着红色文化的旗号,他会有一些革命话语的表达。这时候的革命话语还是革命话语吗?它已经是一种当权者话语了,它意味着顺从,但这本来是反抗者的食物啊。造反者的食物,现在变成一种顺从的象征,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转变。OK,那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您的支持!
明德影像
明德影像
明德影像是一座人文档案馆,线下资料馆坐落于地扪书院,致力于数字档案保存与公共教育研究

最新文章

运动的性别化(Muybridge & Marey)

《神圣车行》这部电影的开头和中间分别插入三组黑白默片,展示了马雷(Marey)和迈布里奇(Muybridge)式的图像。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照片与裸体传统的关系,试图揭开其中的性别编码

Carax, Leos 莱奥·卡拉克斯

本文带我们回顾了《神圣车行》之前的卡拉克斯,他如何从回应情感的冲动、充满诗意与抒情的影片,来到对图像和声音的处理更为温和的“自然主义”。

Diane Arbus 黛安·阿布斯

黛安·阿布斯(Diane Arbus)是二十世纪最具独创性和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关于阿布斯的展览、作品收藏和相关出版物。

地衣术语表

Lichenologists love long words. Not to be annoying or elitist, but as an aid to the precise description of complex structures.

地衣的生态与污染

地衣的生態與所涉及的物種一樣多樣化,但仍有許多方面尚未完全了解。

相关文章

更多

山中的少年

山中的少年,愿你的眼神永远清澈。

青精饭与四月八

前几日又去了一趟地扪侗寨,对此地青精饭的传统做了一番调查。去年5月在地扪第一次吃到了青精饭,这种食品我多次在古籍中看到,印象很深,因此这次特地再来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