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年轻时珍贵老照片 1960-1970年代

李小龙(中文名李俊范,1940年出生)是香港和美国的武术家、武术教练、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哲学家。

他是截拳道的创始人,截拳道是一种混合的武术哲学,吸取了不同的战斗科目,为现代混合武术铺平道路。李小龙被评论家、媒体和其他武术同行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武术家。他也是20世纪的流行文化偶像,他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促进了香港动作电影的发展,并改变了美国电影中亚洲人的印象。

李小龙出生在旧金山,但他在香港长大。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娱乐业,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歌剧歌手和兼职演员。年轻的他在童年时就出现在电影中,并经常出演少年犯或街痞。

十几岁时,他加入了当地的帮派,开始学习功夫以更好地自卫。当时,他还开始学习舞蹈,进一步提高了他的脚步和平衡能力;1958年,李小龙赢得了香港恰恰舞冠军。

后来,李小龙的父母对他街头斗殴和跟警察的冲突越发感到不安,在他18岁后不久,他们把他送到美国生活。

他与家人和朋友住在西雅图,在那里他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在华盛顿大学学习哲学和戏剧。

在西雅图时,他开设了他的第一所武术学校。1964年,他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创办了第二所学校。正是那时,他开创了自己的武术——截拳道,一种融合了古代功夫、击剑、拳击和哲学的技术,他开始教授这种武术,而非传统武术。

他在洛杉矶地区的空手道比赛中表演了一次功夫,引起了电视制片人的注意,并在电视连续剧《青蜂侠》(1966-67)中饰演副角加藤。

20世纪70年代,他在香港和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将香港武术电影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引起了西方对中国武术的兴趣。他电影的方向和基调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全世界的武术和武术电影。

他因出演70年代初的五部香港武术电影中而受到关注。罗伟的《唐山大兄》(1971年)和《精武门》(1972年);嘉禾出品由李小龙导演和编剧的《猛龙过江》(1972年);嘉禾和华纳兄弟的《龙争虎斗》(1973年)和《死亡游戏》(1978年),均由罗伯特·克劳斯导演。

李小龙成为全世界闻名的标志性人物,特别是在中国人和美国亚裔中,因为他在电影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符号,他打破了亚洲男性如“东亚病夫”这样的刻板印象。

李小龙于1973年7月20日去世,享年32岁。他的神秘死因引起了拳迷和历史学家的猜测,但官方列出的死因是对一种头痛药物的过敏反应导致的脑部肿胀。

当时,他一直在拍摄《死亡游戏》(Game of Death),这部电影用替身和纸板剪裁的李小龙脸部拼凑而成,于1978年上映。

李小龙去世后,他的电影获得了大量的追崇,李小龙本人也成为20世纪最大的流行文化偶像之一。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 Wikipedia /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所有照片均已进入公共版权领域

明德影像
明德影像
明德影像是以电影音乐、人文社科为核心,小而精美的文化俱乐部,也是一个文化中继站,汇集八方河流。我们的成员有写作者、音乐人、画家、诗人等等,是知识分子,是大学老师,也有学生,或来自于社会各行业。

免费订阅明德影像Newsletter

快速获取我们的最新动态,为您准备的文化内容

最新文章

读书会|不辣不革命,中国食辣史

今天跟大家讲讲这个《中国食辣史》书里面简体中文版本里面没有包含的一些内容,主要是跟革命相关,还有其他辣椒文化的隐喻。

You Are Not a Parrot

Nobody likes an I-told-you-so. But before Microsoft’s Bing started cranking out creepy love letters; before Meta’s Galactica spewed racist rants;

霍金说《时间简史》错了?霍金新理论即将出版,或颠覆当下对宇宙的思考

据赫托格说,他与霍金所达成的新视角颠覆了物理学中法则和现实之间的等级关系(法则统治现实),将非常“达尔文”。“它导致了物理学的新哲学

猫儿啊,你会梦见AI吗

从郁源买的新豆子,带着威士忌的香味。去年六月在地扪纳凉时,wavy手冲了这款香豆,直到白纸举起口罩落地之后,直到某人全票通过当选之后,我才想起它

在宁静中,我思绪自由飘荡:美术馆保安如何在艺术中寻得慰藉

当帕特里克·伯莱利(Patrick Bringley)心爱的哥哥汤姆罹患癌症后,他发现自己对在《纽约客》活动部门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工作不再有什么兴趣了。

相关文章

更多